44、六十年代好种田

三江农场也有自己的农具厂。

现在,详细的图纸摆在面前,还附赠了制作说明,又有曾经亲手操作过水风车的人在旁边加以解释。农具厂的老师傅们要是做不出来水风车,简直是侮辱了他们的人格。

很快,老师傅们就以实际行动向大家说明了,人家当真吃的是手艺饭。

不知道是不是地方特色,田蓝还觉得三江农场出品的水风车更加精致些。

这种精致很有必要,因为平原地带的风完全没办法跟开阔的宁甘农场相比。人家那风是呼呼呼,尤其是冬春季节,但凡风车摆出去,那都被吹得哗哗哗直转。

三江农场这边得找好了位置,随时调□□叶,才能得到最大的风,好将水提上来。

即便如此,大家也心满意足。虽然风吹水车似乎没有人脚踩的时候提的那么快,风它不停啊,风也不知道累,它能够从早到晚通宵达旦一刻不停地干活。

况且你让风帮你干活,那感觉完全可以用爽歪歪三个字来形容。这才是大自然的主宰呀。

一群人围着风车,美滋滋地看,清风送凉水,生活都多了好些滋味。

大家正收藏刮肚,准备赋诗一首来纪念这激动人心的伟大时刻。结果没等他们凑出四句话,前面就响起喊声:“哎哎,怎么没水了?”www.pdske.com 西瓜小说网

众人伸长脖子一看,哎,还真是的。好好的水渠,怎么都要见底了呀?

没理由的。

傍晚大家过来时,水渠里的水位并不低。这才多长时间?水都被车完了。那也太看得起他们的水风车了。

前面又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狗日的,上游也太他妈缺德了,这是堵了咱们的水。”

大中小学生们这才明白,原来水是被拦住了。这种事情不稀奇,每逢干旱时节一条河流的上中下三段所在的村庄可以为了争水的事情大打出手。

田蓝只奇怪,农场内部也这样竞争吗?马上都要入秋了,这会儿干旱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的。

旁边的老职工骂骂咧咧:“那里是我们农场的,是上面的生产队。断子绝孙的瘪三,挖水渠没见他们,抢水用比谁都能。”

大家越骂越生气,摞起袖子,振臂一呼:“走,找这群狗日的算账去!”

其他人纷纷响应,高中生和大学生反响最热烈。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今天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还不晓得马王爷长了三只眼。

就是平常对他们太好了!

农场干部刚好过来巡视车水的情况,见状,立刻叫住众人:“干什么去?”

高卫东等人七嘴八舌地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愤愤不平地强调:“这一回必须得让他们给我们个说法。天底下都没这种道理!”

农场已经很够意思了,考虑到用水矛盾,他们白天根本就不车水,都是晚上才灌溉农田的。

就这样,人家还要把水给截了,这是完全不给大家活路。

没想到农场领导皱起了眉毛,直接手一挥:“都给我回去!闹什么闹,别忘了咱们三江农场是军垦农场,是部队的农场。你们有听说过部队跟老百姓争东西的吗?瞎胡闹!简直是在败坏农场的名声。”

众人都傻眼了,别说学生们了,就是老职工都咽不下这口气:“那咱们的田怎么办?咱们的稻子也要干死了。现在没水的话,今年咱们就绝收了。”

农场干部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却始终固执己见:“不行就是不行,这事不许闹,都回去。”

大家哪里肯走,全都围着领导问:“那咱们的田怎么办?”

“再想办法,看能不能从金莲湖里把水引过来。”

众人跺脚,金莲湖距离这边差不多十几里地呢,等到湖水引过来时,庄稼早就干死了,况且现在金莲湖水位下降的也厉害,到时候水要怎么引上来?

高卫东等人都喘着粗气,死死盯着厂部领导,然而领导是绝对不肯在原则问题上放松的。他一口咬定:“不行就是不行,都给我回去。”

哈,真是气死人了。哪有这样的道理?

众人愤愤不平地往回走,高卫东开口催促田蓝:“你倒说句话呀,平常一张嘴不是挺能叭叭的吗?”

田蓝茫然:“我能说什么?这又不是我能开口决定的事。”

她不觉得农场如此作是圣母病发作。本身驻军和地方的关系就相当微妙,解放军不同民争利也是传统。况且农场的情况再糟糕,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他们的生活肯定要比周围的生产队强。

要是为了争水,双方大打出手,那影响就太恶劣了。

大家急得够呛:“你甭说这些没用的,现在咱们要怎么办?你可别忘了,庄稼不浇水,是会干死的。”

立刻就有人酸溜溜:“你的庄稼是种在水面上没问题了,可是大家的稻子都种在地里呢,真的会绝收的。”

周围的高中生跟着强调:“你不要忘了你也有地上的实验田呢。难道你不管他们了?”

结果大家经过实验田的时候,看见地里的庄稼,顿时更加绝望了。

田蓝当然可以气定神闲啊,她的庄稼根本就不将遭受干旱的模样。无论水稻玉米还是甜高粱,都长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半点儿都不蔫蔫的。

众人看着一片青翠,都傻眼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她的庄稼就跟偷偷喝饱了水一样,完全没有经历过干旱的迹象。

田蓝蹲在田边,观察庄稼的长势,随口解释道:“玉米跟甜高粱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所以现在的情况不稀奇。至于水稻,之前我说过了,我之所以采取那样的栽种方法,就是为了让水稻根能够扎得更深。三江平原整体气候还是偏湿润的,地里的水含量也比较高。当水稻根系足够发达的时候,它们就可以自己从土里吸取到足够的水分跟养分。”

从8月初上山到现在,她一直都没过来看过这些庄稼,但它们依然顽强的生长着。

高卫东皱着眉毛:“你别光说这些啊,其他地里还有这么多庄稼,它们又不能自己吃到这么多水。你赶紧帮着想想办法。”

田蓝摇头,老老实实道:“我也没有好办法,我同样着急。虽然这个方法可以缓解旱情给庄稼带来的损失,但这种缓解也是有限的。干旱时间久了,我的庄稼也会欠收。”

她又不是海龙王,可以呼风唤雨的那种。

她能说什么呢?难道她说你们围垦万亩良田,大大降低了湖泊的蓄水能力,所以前面闹洪水,后面闹旱灾?那现在讲这些也没实际意义呀。别说退耕还湖不可能,就是现在开始动手也来不及了。

众人焦灼地围着庄稼地转来转去。这真是要了老命了,天不下雨人又拦着水,他们的庄稼难道真得干死了?

先前提起水风车的男生就叹气:“咱们还不如种冷浸田呢,起码不缺水。”

其他人跟着点头,深以为然。山上同样50多天没下雨了,结果田里照样有水呀。

田蓝无语:“那是地下水,冷浸田的地下水位高,水一直冒出来,才把田泡成那样的。你在这里挖口井不照样有水吗?”

高卫东却突然间叫了起来:“对,山上有水!”

众人没反应过来他的意思,他却兴奋地连笔带画:“我们可以把山上的水引到山下来,这样比再挖一条渠引水快多了。”

田蓝不得不提醒他,虽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是山坡并不是光滑的,想把水引下来也很不容易。说不定花费的精力要比挖水渠挖井花费的更多。

高卫东一摆手,直接否认:“谁说要挖渠下山了?我引水下山就好。”

大家伙儿都被他吊起了胃口,不挖水渠,他要怎么把山泉水引下来啊?

高卫东胸有成竹,脸上甚至露出了笑容:“用水管子呀,直接用水管将水引下来就好。”

田蓝直接打消他的痴心妄想:“这是个好主意,可是这么多水管子,你到哪儿去找?即便你有门路,但管子批下来也需要时间。现在物资都紧张的很,谁拿东西都得排队。”

高卫东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他连连摇头,直接否认:“我不需要任何人给我批水管,这里就有现成的水管。”

他伸手指向竹林,意气风发,“看,那就是我们的水管。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我们用竹筒引水下山!”

众人先是瞬间沉默,然后爆发出欢呼声,飞快地朝竹林跑。那就是他们的水管啊。有了竹筒,他们就能把山泉水引下山了,再也不用担心庄稼干旱了!

高卫东看田蓝停留在原地没动,不由得奇怪:“这个方法有什么问题吗?”

田蓝摇头,感慨万千:“我是觉得估计农场很快就会出新规定,把竹子当成树木一样管理起来,不再谁都能砍了。”

纵然农场到处都是竹子,照他们这个用法,领导也会崩溃的。

唉,估计明年的竹笋堪忧了。

不过管不了许多,还是先解决眼前的困局再说吧。

人多力量大,干活的时候尤其明显。

按道理说,从山上到山下十几里地,那么多竹筒要接成竹龙,花费的时间精力可想而知。

但他们人多啊,光是上三的就200来号人。农场的中小学生还有自己的朋友和伙伴。你喊一个我叫一双,呼呼啦啦这队伍就直接扩展为五六百人。

这么多人一起上阵,效率自然是杠杠的。竹林瞬间就清空了一大片。

完了要衔接竹龙,大家就开始犯愁了。竹筒中空有节,必须得将竹节去除掉,才能够将竹筒变成真正的水管。

但竹筒要怎么去除内结呢?直接从竹子的一端用力捅?那不可能。别忘了竹子好长好高的。得用多长的锉刀才能做到这点啊?

有人提出建议:“我们干脆将竹子一劈两半吧,这样去除掉竹节,直接拿一半的竹筒当做盛水的容器。”

其他人立刻摇头,不行。为什么?竹子那么长呢?你能一刀竖劈两半?那也太考验刀功了。

田蓝也出建议:“我们可以将竹子锯短点儿再劈,这样会比较保险些。”

高卫东刚好拿了刀过来,闻声就无语:“不是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吗?你们这么多臭皮匠,怎么脑袋瓜子就不好使呢?这么简单的问题,有什么好想的?竹节竹节,我们要挖掉的是竹节,直接挖竹节不就行了。”

说着他就在翠竹的竹节位置上下划两刀,直接准备撬竹节。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对呀,他们一直纵向考虑竹节的问题。怎么没想过,竹子砍倒了就横躺在地上呢?直接朝竹节下手,只要划一半,将竹节撬出来就行。

田蓝刀工有限,加上刀子也是有数量的,轮不到她动手,所以她就成了袖手旁观的人。

这人看就看呗,她还当老师有瘾,这会儿也不忘给大家出考题:“大家能不能说一说,用这种方法处理竹筒的好处?”

照理说这种不干活还唧唧歪歪的人最讨嫌,但大家被她虐惯了,居然真有人理睬她。

尤其是农场的小孩,反应最热烈,一个个可以说是争先恐后。

有的说这么做方便,不用想方设法劈开竹子,也不必担心竹子被劈坏了。

有的说这么做省事,本来他们还想着上哪儿找这么长的签子,从竹筒内部将竹节捣碎。

田蓝一边听一边点头,又鼓励道:“还有呢?”

大家陆续说了一通之后,她仍然不满意,像个周扒皮似的压榨:“除此之外呢,除此之外还是有其他的好处。”

见大家都不说话了,她才自己补充道:“这个好处在于一个是减少了水分被蒸发的概率。你们看如同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只有竹节这点,比起将竹子一劈两半,这么做水分被风被太阳带走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许多。”

好些人茫然,这算什么好处?他们还以为她说的不将竹子劈成两半,好处在于每次经过水管运输的水能够增加一半呢。

田蓝认真道:“我们将水从山上运到山下,本质上还是因为山下缺水。在缺水的地方,每一滴水都是好的,要尽可能减少水分消耗。我们在大西北采取滴快,而不是大水漫灌的方式,浇菜浇瓜,就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损耗。”

好吧,众人勉为其难的接受,谁让她是从缺水的大西北来的呢,张口闭口就是要节约用水。

田蓝可不客气:“三江农场不缺水吗?你们为了灌水都要去跟别人干仗了。”

大家伙儿摸摸鼻子,什么叫做虎落泉阳被犬欺,说的就是他们眼下的状况啊。

田蓝还没说完,又补充道:“像这种挖竹节,每一节都暴露一个小孔的方法,比起从内里将竹节完全捣碎,又有另外一个好处,刚才大家似乎没有提起水管,水管是用来运输水的,运输水最怕什么?就是中间被堵塞这头水灌进去,那头水出不来,那就要命了。倘若这个水管是完全密封的,那么你也搞不清楚究竟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可是现在这个水管它有一部分是暴露的,你可以精准到究竟是哪一节竹子有问题,然后我们可以想办法对症下药。”

众人一想,嘿,还真是啊!

好些人都围着高卫东夸奖:“你真能啊,想这么多。”

高卫东却有些茫然,他想个屁,他只是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已,他还想着12345呢,有这想的功夫事情都做完了。

田蓝却一本正经地强调:“一件善举的益处是三五分钟都难以说清楚的。可能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个设计更多玄妙的地方,那个时候我们也许会发出惊叹,天啦,这么设计的人实在太聪明,太富有远见性了。”

高卫东的脸没被晒红却被她的话说红了。尤其是她讲话的时候,表情真挚眼睛明亮,很像是发自内腑。

这这这就让人很不适应,她吹什么彩虹屁呀,他还不如跟以前一样冷嘲热讽的,那样起码让人感觉自在些。

可怜的大学生狼狈逃窜,直接往前冲,只丢下一句:“你们赶紧挖竹节,我去接着砍竹子。”

田蓝摸摸下巴,呀,傲娇系都是这么个风格。以后得多夸夸他们,似乎才能让他们适应。

从山上运水到垄田,单依靠竹子做竹筒,肯定不行。路太漫长了,成本太高。

不过大家也不担心,因为他们有水渠呀,围垦开田的时候,花了大力气修筑的水渠这个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众人只要将山泉水从山上引到水渠边,然后水渠就滔滔不绝的在江水流向农田。不用担心倒流去上游方向,这回大家也把前面的路给堵死了。

农场领导瞧见了就当做没看见,他们不指望河水灌溉庄稼,但也没宽容到当真自己想方设法从山上引了泉水,还要被别人分去用。

他们也有生产任务哩,秋收都有产量指标。

这一波山泉水的应用,可以说是雪中送炭,虽然数量有限,比不上浩浩荡荡的河水。但是,也大大缓解了旱情。

原先开始显露出枯黄迹象的庄稼,灌了水之后又开始生机勃勃,让人不得不感叹生命的顽强与倔强。

大家严防死守,甚至还专门组成了护水队,生怕怕再有人对他们的水下手。

如此战战兢兢熬到金秋十月,眼看稻海翻滚,稻香飘逸,老天爷可算是想起来了,居然有淅淅沥沥地下了雨。

众人气了个倒仰,你早点干什么吃的?就该破四旧破除封建迷信,否则这样的龙王爷都该被拖出来胖揍一顿。该干活时不干活,你也有脸吃供奉。

天上下雨,大家能怎么办呢?

当然是趁着雨停的时候,赶紧把稻子给收了。

平原地带大农场的好处在于他实现了收割的机械化。大片稻田收割的时候,农场居然派出了收割机。

哇,这种机器可比田蓝曾经用过的掠子方便多了。收割机在前面开,水稻就一蓬蓬的倒在地上。

因为下了雨水分大,刚收割好的稻子还不方便脱粒得晒上一天,这又要比西北地区麻烦点。

最让田蓝觉得无语的是,都有大型收割机了,三江农场却没配备脱粒机,用的还是老式的打稻法。

她就搞不明白了,大家的现代化为啥不能同步呢?非得一家整一样。

这时候,她在穿越前学到的滚筒式手工脱粒机又派上用场了。农具厂一通倒腾,弄出了个简易版的脱粒机。

这机器没能连上柴油机头,还得靠大家脚踩。

男生们干活的时候就一个劲儿唉声叹气。本以为逃过了踩水车,没想到还有踩脱粒机在这里等着他们。

农场干部就笑骂:“知足吧你们,踩水车能踩死人,这能多少力气?你看人家小姑娘都踩得好好的。”

众人立刻昂起下巴,嘁,有本事比一比看谁力量大。

农场干部直接上手扇他们的后背了,完全听不下去:“要不要脸啊?好意思跟小姑娘争。都别高兴的太早,你们水上的稻子可不能用收割机收。”

大家这才露出惊恐的神色,要命了。他们可是种了好几百亩水田,真正意义上的水田。现在也是稻子泛黄,到了收割的时候了。

田蓝笑嘻嘻地唱高调:“看到丰收,你们难道不干劲十足吗?”

众人直接扭过头,得得得,少唱高调。等你自己割稻子的时候,你就知道有多崩溃了。

既然有收割机,为啥大家还了解这一点呢?边边角角的地方,收割机是不方便上去的,得靠他们手工割。别说一亩地了,你就是割上一畦,你都会怀疑人生。

田蓝丝毫不怀疑这点,她感觉等到大面积推广水面稻之后,还得针对性地制作专门的收割机,不然可吃不消。

不过他们的优势在于水稻不是同一个时间段种下去的。像眼下,要收割的是水面最早种植的5亩稻子以及大家各自的实验田,任务量就小好多。

农场干部看大田情况差不多了,就赶学生们去自己的实验田。

“就那三瓜两枣,不用我们管了吧?你们自己能弄吗?”

大家胸脯挺得高高的,争先恐后地强调:“没问题。”

虽然农场的中小学生们都参与到农忙中,不能给他们帮忙了。但他们40多个人呢,还搞不定那几亩地?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众人斗志昂扬,精神抖擞地先去实验田。

一到田头,仔细看了稻子的生长情况,走在最前面的人发出惊呼:“你这稻子怎么回事?”

好吧,一个礼拜前收玉米的时候,他们已经意识到种子的神奇性。

田蓝那片玉米长得又矮又小的实验田,你知道五分地收了多少玉米吗?800斤,整整800斤,都赶上人家一亩地的产量了!

收玉米的时候,农场干部都亲临现场特地瞧过了,确定他们没有搞鬼造假数据,当真是5分地800斤。团部领导立刻向农场报喜了,大家就准备等明年也按这个套路来,好大干一场。

现在,大家开始收割稻子,近距离看了被稻穗压弯了腰的水稻,又开始惊叹。原来稻穗压弯腰不是一个拟人手法,而是事实。

为什么?因为它的稻穗特别长啊。

大家数了数,这颗稻穗上居然有足足200粒种子。而对照田的稻穗,只有120颗,差不多是它的一半长。

妈呀,这真的是相同品种的稻子吗?为什么差别这样大?

你老实交代,你肯定大半夜下山偷偷撒了进口尿素,不然不可能长得这么好。

田蓝蹲在田边,仔细看了回水稻,满意地点点头:“还好,虫子吃的不厉害。行吧,既然来都来了,就给大家说说我种这片实验田关键的几个步骤。前面的大家都看到了,我也就不多说了。后面的处理有哪些呢?一个是水稻分蘖后期再到孕穗期之前这么个阶段,一定要晒田,目的是减少无效分蘖。大家都知道果树要定期剪枝,你枝叶长得太多,反而会吸收掉大量的营养,果子吃不饱,自然就长不好。减少无效分蘖还可以增加整个田的通透性,促进水稻生长的健壮。另外一个就是我一直强调的控水问题。该把水放干的时候一定要放干,晒个三五天一直到稻田地面发白,你能看到轻微的裂缝时,再到下午时,重新灌水,过一晚上,第二天再次放掉田里的水,如此反反复复,一天喝饱水,饿上三五天,让水稻根就被迫深扎。根系发达,以后有水的时候,它就能吸取更多的水分。另外一个就是灌浆成熟期,那个时候我们从山上引泉水下来,我当时不是一直漫灌,而是干湿交替,目的就是为了壮籽。”

说了半天她说的都是水的问题。别光提这茬啊,你得说说其他的关键点。

田蓝笑着点头:“行,那我再说说生物菌肥的应用吧。其实我前面说的培育健壮的秧苗、合理密植以及该晒田的时候晒田,控制高峰苗等等这一系列的手段就增强了水稻本身的体质。水稻和我们人一样,身体健壮,小病小灾就不容易打倒我们,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也会相应降低。除此以外,我应用生物菌肥像是光合菌、5406菌这些,帮助水稻生长。比如光合菌,顾名思义,它可以帮助水稻做光合作用。但除了在稻叶上发光发热之外,它在土里,在水里都能发挥作用,还能让土里的其他有益微生物活泛起来,提高水稻吸收肥力的功能。5406菌就不用我多说了,好处多多,王老师也跟大家介绍了。”

高卫东皱着眉毛,忍不住打断她的滔滔不绝:“说重点,这些你两边田都用了。但是为什么这边的稻穗这么长,籽粒这么多,而那边却不行。”

“种子的处理。”田蓝大大方方,“我运用极低温手段,处理了这边的种子,所以它的性状发生了变化,达到了高产。”

众人惊呆了,难道那个禾下乘凉梦真的可以?

你看,虽然水稻没有变得跟大树一样,结出来的籽粒也没有和花生米一样大。但是稻穗变长,稻粒变多了呀。就按照单棵稻子的产量来看,那一亩地起码能增产2/3呢。200-120=80,80÷120不就是2/3吗?

太可怕了,这个产量也太惊人了。

要是都这样的话,亩产上千斤都有可能呢。

田蓝摇头:“我估算过,估计这一亩稻子差不多700斤吧,达不到1000斤。”

水稻产量和品质想要达到双赢,本身就不是简单的事。按照这个品种水稻的口感,在没有应用化肥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亩产700斤,也是相当惊人的数字了。

要知道,大学生们的实验田里,他们的水稻产量才只有400斤。这也是现在大家精耕细作之后得到的普遍产量。

田蓝听说时,第一反应就是感谢杂交水稻,不然亩产400斤哪里够吃。尤其是现在大家肚里油水少,男生每个月42斤的口粮定量都不够吃,那一亩地的产量也就是勉强养活一个半人。

全国这么多人口,上哪儿找这么多粮食去啊?瓜菜半年粮,都是被逼出来的。

田蓝这5分实验田里长出的350斤稻子,成功地引起了整个团部农场的轰动。好多人都过来看热闹,想看看这个女娃娃到底是怎么用半亩地种出了人家一亩地的产量。

团部领导也亲临一线现场,看稻子的时候激动的人都发抖。

先前他同意给田蓝实验田去种那亩产600斤的小麦,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更多的是死马当成活马医,也趁机教训些没事找事的家伙,省的后者耽误了生产劳动。

现在瞧着这长长的稻穗,看看这钉钉挂挂的稻粒,领导当场拍板:“种,明年咱们都种这种稻子,必须得种。你这350斤稻子都不许动,全部用来做种粮。”

他的秘书就在旁边犯愁:“团长就是全部做种粮也不够啊,咱们是有万亩良田的。”

团长开始国骂:“他娘的,这还真是个麻烦事。哎哟你个娃娃怎么就不多种点?你种上个百亩田,咱们不就够种粮了吗?”

其他人灵机一动:“有百亩田啊,水上还有百亩稻子呢。”

先前还嫌弃这帮娃娃做起事情来大手大脚,砍了那么多竹子做浮床。现在,大家伙儿却只庆幸得亏他们不听话,没有再只补种10亩而已。一亩地700斤稻子,100亩就是7万斤,这么多种粮,那可是能种上几万亩地的。

田蓝却摇摇头,打击大家:“那些稻子五花八门,并不都是这个品种。当时稻种本来就有限,能有什么用我们就用什么了。”

团长的眉毛又拧成了疙瘩。这要怎么办?稻子得夏天种下去才行,现在立刻种植都来不及了。

田蓝笑着抬起头,认真道:“谁说来不及?在三江平原肯定不行,气候条件摆在这里。但是在南边,一年三熟的地区,现在也能种水稻。假如我们过去多种植,那么等到明年我们就有足够的良种了。”

南繁基地,号称农业硅谷,是育种人的天堂。在别处一年只能种植一两季的庄稼,到这里可以变成两三代,这就大大缩短了育种所需要的总体时间。

田蓝认真地看着团部领导:“报告团长,我申请秋收结束后去海南种水稻,明年春天一定将稻种拿回来。”

团长愣了下,半天回不过神。上山种麦子也就算了,那毕竟也算是军垦农场的一亩三分地。

可跑到海南?妈呀,她知不知道天涯海角是个什么意思?那么大老远的地方,她去海南种水稻,她这是开玩笑吧。

好好的三江平原鱼米之乡她不要呆,她非得给自己找罪受。

田蓝正色道:“我知道三江平原条件好,就是因为适合生长水稻,是鱼米之乡,所以我们更加应该想办法把这里变成真正的大粮仓。育种工作,是实现这个目标的第一步。我恳请领导批准,我要去海南培育稻子。”

团长的眉头就没能松开,他一边走一边吸气,最后自己也不能下结论:“行了行了,这个事情我们会研究的。先别扯这些,我过来是给你们安排任务的。你们这些女同志,有一个算一个,晚上过来看场。”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看打谷场上刚收获的稻子。

稻子脱粒之后并不能直接送去粮仓,而是要经过晾晒,除去水分,才能入仓库。否则的话,稻子水分足,温度一上来,它现在就给你发芽。你还想保存下来呢,它发芽了,就像娃娃生下来了,你想塞回头都没戏。

知青们答应的很痛快,这是农场的事,也是大家的事,他们责无旁贷。

高卫东当场就给大家分派任务:“男生跟我去看场。你们女生,就和田蓝一道给小麦催芽吧。等点完麦子,咱们正好收晚稻。”

这安排挺好的。男生女生都满意。

结果农场领导却皱起了眉毛,当场否定:“看场都是老娘们的事,你们这群男娃娃凑什么热闹。就你们女同学过来,组成队伍,从今晚开始,好好看场。”

撂下话,领导就背着手走了。

众人面面相觑,有农村家庭出身的同学小声嘀咕:“这啥规矩呀?我们老家可没这个讲究。”

大家伙儿集体看向田蓝,难道军垦农场的习惯跟其他地方不一样?

田蓝同样茫然,她也没听说过这茬呀。她在宁甘农场的时候,男生同样参与看场的。大家甚至把这当成是郊游的机会,还挺乐呵的。

高卫东皱着眉毛,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通女同学,最终拍板决定:“男女生都去,咱们轮班来,每一队都配三个男生三个女生,差不多一组,刚好凑一个礼拜。”

大家都点头,认为他的建议比较合适。

田蓝也没意见。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女知青在下放过程中被糟蹋的事情并非空穴来风。此类丑闻曾经惊动中央,引发高层震怒,可见绝非个例。

大家伙儿很快找好搭档,吃过晚饭便去打谷场。为了防止真有人使坏,他们还相当富有斗争经验的只由女同志过去交接班,待到天黑之后,男生们再偷偷跑过去。

田蓝满怀好奇,主动请缨要求第一天就过来值夜班。和她同组的陶英以及赵梅都点头表示同意。她们来趟趟这趟水,看看是不是有人要起幺蛾子。

晒谷场的人看她们只有三个女生,还皱起了眉头:“就这点人,到时候看不过来的。”

大家立刻警觉起来,赶紧表示:“我们先过来,一会儿还有人来。”

晒谷场的人这才点点头,认真地强调:“这是国家财产,你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财产的安全,不能损失一粒稻子。”

女知青们赶紧点头,一再保证坚决完成任务。

等到人走了,陶英才小声嘀咕:“搞什么嘛?不就是看场,不叫老鼠偷了粮食吗?”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们还特地抱了只猫过来呢。

就是这位猫大爷,一到晒场就自己不知道跑哪去了,显然野惯了。

田蓝左右看看,随口应道:“随他去吧。趁着天还亮,咱们说一说粮食如何贮存的问题。”

陶英和赵梅也没事做,互相看了眼后,便点头道:“我们巡视一圈吧,一路走一路说。”

硕大的硕场上,堆着的全是稻子。此时此刻,稻谷已经堆成了小山,上面盖着防雨布,以防稻子沾了露水。

看着这些小山坡,赵梅突然间感慨起来:“咱们今年算丰收了吧?”

话一出口,大家都高兴起来。前面忙忙碌碌的,众人还没感觉。现在走在晒谷场上,瞧着高高的谷堆,众人顿时生出巡视自己领土的自豪。

男生们直到天黑以后才过来,瞧见她们走来走去,相当无语:“你们也不嫌脚累的慌。”

女同学立刻翻白眼:“你们自己好好看看,这可是丰收的季节。这都是我们打下来的粮食。”

高卫东和其他两个男生就挤眉弄眼,故意拿乔:“看样子你们是看饱了,不需要吃了。”

女生顿时来了精神,个个都伸长了脖子:“你们还有吃的呀?”

1967年的空气都弥漫着饥饿的味道,就连田蓝都忍不住好奇:“你们在哪儿弄的吃的?捡的稻子吗?起火烧的话容易被看到的。”

高卫东立刻煞有介事地批评起田蓝:“你这位同志思想境界很有问题啊,这地里的庄稼都是公家的,你怎么能够捡了稻子就吃进自己肚子里了?”

哎哟。

女同学们的白眼集体翻上了天。说的好像他们没捡过稻子和麦子,自制爆米花吃一样。

高卫东笑嘻嘻地张开了手,示意她们:“吃吧,毛栗子。”

大家都惊讶不已:“你们什么时候出去的呀?有糖炒栗子卖吗?”

男生们立刻嗷嗷叫起来:“哎呀,你们这些女生真是讲究,还糖炒栗子呢。你上哪找糖炒栗子去?就是毛栗子。快吃吧,刚在山上捡的。”

结果赵梅却犯起了难:“生的怎么吃?你们在哪儿煮的呀?”

高卫东都急了:“你们哪来这么多话?生毛栗子怎么就不能吃了?好吃的很。不吃拉倒!”

要不是看她们女生平常挺够意思的,还经常接济他们男同学。他们可舍不得从自己嘴巴里头抠出吃的带她们一道分享。

田蓝笑着伸出手,接了几颗栗子,开始剥壳:“没事可以吃,刚摘下来下来没晒干的栗子生吃挺甜的。”

男生们这才满意,算有人识货。

高卫东还强调了一句:“你请我们吃栗子味的南瓜,我们就请你们吃毛栗子吧。”

可惜他这话不说还好,一说陶英和赵梅立刻表示,这生栗子的栗子味还没有南瓜重。

男生绝倒,真是的,太难伺候了。早知道这样就不带她们一块吃了。

毛栗子不多,大家说说笑笑就吃完了。男生们又跟变戏法似的,摸出了一把小西瓜。

这玩意看着像西瓜,其实是本地产的一种野果,玉米地里常见,一长就是一串。

马泡瓜青青黄黄,闻着挺香,但吃起来就跟开奖似的。你运气好,逮着个又香又甜的,那真是中大奖,无上享受。你运气歹,碰上又酸又苦的,吃了以后心里就两个字:麻蛋。

女同学们运气都不太好,集体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想不开,非得将马泡瓜送进嘴里。

呸,真难吃。

男生们乐得不行,那有什么办法?瓜是她们自己挑的,只能怪她们命里没福。

田蓝吐掉了嘴里的瓜肉。

高卫东奇怪:“你留着籽儿干嘛?你还打算自己种了吃啊?”

另两个男生笑道:“这主意不错,你自己种多了,那吃到甜的机会就大。”

田蓝摇头,十度傲娇:“我不缺果子吃,他们会给我寄的。”

在众人就开始哦哦哦的时候,她摊开种子示意大家看:“麻泡果其实是一种优质的油料作物,它的种子可以榨油。”

大学生们的脸上都写满了狐疑,真的假的啊?这个时代即便是农场职工家里也缺盐少油,马泡瓜遍地都是。倘若它真的能榨油,那早就应该被大家当成宝贝全捡光了。

田蓝笑了笑:“首先它榨油所需要的工艺水平比较高,不是说你用石磨就可以磨出来。其次,马泡瓜的出油率不算高,大约10斤瓜出1斤籽,4斤籽才能出1斤油。”

结果大家却激动了,开始暗搓搓地准备出手。

高卫东直接提议:“咱们去捡马泡瓜吧,发动农场的小孩都给我们捡。瓜给他们吃,我们只要瓜子,到时候用来榨油,怎么样?”

其他人立刻附和,这主意好。哪怕就是榨出10斤油,那也起码能一人喝上一勺。

田蓝听得目瞪口呆。喂喂喂,同志们,你们来真的啊。你们知道怎么榨油吗?

没想到这帮家伙居然集体转过头,异口同声:“这不是你的事吗?”

田蓝绝倒,这怎么又成了她的事了?她又不缺油水吃。她昨晚才在空间里头吃了烤五花呢,油量超标的那种。

好吧好吧,你们能弄出籽儿,姐就想办法给你们弄出油总成了吧。要是这油还可以的话,那就想办法再改良下马泡瓜子,好让它的产量更高。

看看这漫山遍野的马泡瓜,别的不说,起码说明人家生命力顽强,可以在角角落落里都生长。瓜肉和藤蔓可以喂畜生,瓜子用来榨油,还挺好。

大家正越说越起劲,忽然间,田蓝竖起耳朵,疑惑道:“我怎么觉得有声音啊?”

现在可是10月份,白天太阳晒着,还不觉得到了晚上温度相当感人。谁大晚上的没事跑到晒场上来。又不是麦收的时候,大家还可能过来乘凉。

男生们互看一眼,开始笑:“老鼠过来偷粮食了。”

女生们吓的叫,恨不得一脚把他们踢出去。好端端的说什么老鼠。

男同胞们手上抓棍子,被迫抬脚:“行行行,我们过去看,说不定还能吃上一顿老鼠肉。”

去死吧,太恶心了!

男生们哄笑着离开。

没想到过了不到两分钟,女同胞们就听见他们的惨叫:“妈呀,要死了!”

女生集体变了脸色,赶紧结伴冲过去看。就瞧见男生们跌跌撞撞地往回跑。

大家傻眼:“怎么啦?”

男生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还是田蓝胆大包天,直接往前冲。

分明是有人过来了,她都看见月光下人晃动的影子了。

待到三个女生冲到人跟前,那人却嘿嘿笑着,突然间松下裤腰带。

女生们也尖叫出声。妈呀,耍流氓啊,这人怎么脱裤子?

那人的同伴趁机又开始拼命地扒粮食,全是女人,www.youxs.org。已经有人扛着袋子要往回跑。

田蓝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场部领导要求她们女学生过来看庄稼,而且还不说清楚究竟怎么回事。

原来是这群偷粮食的女人直接耍流氓,www.youxs.org,好趁机带走粮食。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推荐阅读:

香蜜:花未开,找我来拯救世界? 刚离婚,老婆就跪求复合 这一切都是记账软件的错 从末世切换到现实世界后[娱乐圈] 朱门隐欲 原神:轮回曝光,平静生活被打破 航海双世界对比,玄幻航海被曝光 穿越成皇子开局却被贬为庶人 在火影当心悦会员 疯狂的作家 末世位面小店 影视:我刘星,开局交易灰太狼 都市至尊战帝 战神无双九重天 嫁给失势皇孙后 都市最强狂兵 废柴逆袭之凤啸九天 半妖仙祖 霍格沃茨的整活大师 摸尸成圣:我能拾取掉落物 表白被拒,我偶遇傻白甜女友! 我,洪荒魔祖,加入聊天群 航海:路飞重生?我成娜美的干爹 许你余生皆是爱 水浒:我晁盖从梁山登基称皇 总在先婚后爱的Beta[快穿] 让你写武侠,你魔改木叶英雄志! 为退婚美强惨献上真爱! 恶毒女配修养手册 我是第五天王 江南茶事录·陆羽传奇 就又沦陷[先婚后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